

xiaotengma编辑
-
在原子尺度上设计电还原二氧化碳纳米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纳米合成及表征技术已经逐步从纳米级向原子级精确尺度迈进。得益于此,电还原CO2催化剂也从结构调控较差的金属块体一直发展到如今具…
-
ACS Energy Lett.:高达63 m超浓缩水系电解质助力于锂离子电池
【研究背景】 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通常围绕有机电解液构建,但是由于有机体系本征的高挥发性、易燃等特性使得其存在高加工成本、低安全、非环境友好等问题。近年来,水系电池采用更温和…
-
孙学良团队ACS Energy Letters:首次通过氟化硫化物电解质得到超级稳定的锂负极界面
【前言】 硫化物基固态电解质(SSEs)因为具备可与传统的液态电解液相媲美的锂离子电导率而备受关注。但是,硫化物电解质与锂金属之间的界面不稳定性严重地阻碍了其在全固态锂金属…
-
李泓&禹习谦ACS Energy Lett.:通过正极包覆将PEO聚合物电解质工作电压提升至4.5 V
【研究背景】 固态电池(SSB)通过使用不易燃的固态电解质代替传统LIBs电池中易燃的有机液体电解质,被广泛认为可以有效的解决对安全性的焦虑。聚环氧乙烷(PEO)因其低密度…
-
【电池前沿】| 杨勇、孙世刚、江雷、刘生忠、汪国秀、支春义、杨阳、唐永炳等电池研究最新成果速览
厦门大学杨勇教授Nano Energy: 通过八电子转移过程高效转化SF6用于锂电池 作为造成全球变暖最强大的温室气体,六氟化硫(SF6)的捕获和转化技术一直是前沿研究热点。近年来…
-
曹余良AEM: 表面质子化和包覆双功能粘结剂抑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电压降的研究
【研究背景】 锂离子电池被广泛的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但是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仍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正极材料是限制其能量密度的主要因素。目前商业化的正极材料如…
-
【催化前沿】| 张涛、庄林、曾杰、李玉良、熊宇杰、徐梽川、李亚栋等催化研究最新成果速览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院士Nat. Commun.: 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促进热稳定单原子催化剂大规模生产 近年来,单原子催化剂(SACs)作为一种可以最大限度利用贵金属原子…
-
蒋建兵课题组:PEG化负极材料助力非水系有机液流电池
【研究背景】 水系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能量密度受限于水系电解质较窄的电化学窗口(< 1.8 V)。相比之下,非水系电解质往往具有较宽的电化学窗口(> 4.0 V)…
-
用于实现高性能CoMoO4@Co1.62Mo6S8 电极材料的合成策略
【研究背景】 三元过渡族金属氧化物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耐酸碱腐蚀等优势。因此,基于该类氧化物的电极材料在储能器件和清洁能源转化等方面备受关注。其中,作为一种高效、实用、…
-
北航刘金章EnSM:长寿命高容量的锌-聚合物可充电水系电池
【研究背景】 水系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制备简单、成本低、和离子迁移率高等优点。水系电池中的典型代表是铅酸电池,其市场份额仅次于锂离子电池,在储能电池领域居世界第二。因此,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