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Energy Letters
-
光伏组件被动式降温新方法:吸湿性复合背板技术
第一作者:李贞鹏 通讯作者:马涛 通讯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太阳能发电及制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背景】 太阳能光伏组件能够将20%左右的太阳辐射转换为电能输出…
-
贵州大学葛翔ACS Energy Letters:载流子固相扩散能垒对超级电容器自放电的决定性影响
【研究背景】 碳中和的实现离不开高性能储能器件的发展,而自放电严重限制了超级电容器等快速电化学储能装置的广泛应用。目前,人们认为自放电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欧姆漏电流、法拉第反应以及电…
-
锂电&燃电的巧妙结合–废弃锂电正极在电催化中的应用
【研究背景】 随着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迅速,由此产生的废弃电池也逐渐增多,针对废弃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不同于将其回收作为新电池生产原料的传统回收方式,因为正极…
-
张皝副教授&Stefano Passerini教授:竞争性溶剂化诱导界面中间相助力高度可逆锌负极
【研究背景】 水系锌金属电池(AZBs)由于金属锌(Zn)的高能量、固有的不燃性和水电解质的成本效益,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储能技术。此外,水溶液电解质的使用也简化了电池的制造过程,从…
-
基于Al-MnO2的2.6 V高比能柔性超级电容器
【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环保、可以随身携带以及柔性可穿戴智能电子设备,引起广泛持续关注,这就要求储能器件要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能,其次具备高的能量密度,优异的循环稳定…
-
阴离子固定电解质膜降低锌阳极空间电荷层效应
【研究背景】 目前,在众多电化学储能体系中,水系锌金属电池具有低成本、安全及环境友好等突出优势,极具用于大规模储能的潜力。但是,锌金属阳极在水系电解液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枝晶生成的…
-
忻获麟教授:纳米-原子尺度下首次揭密“锂沉积形核新机制”
【研究背景】 锂金属的形核与生长动力学直接决定了锂金属的微观沉积行为和宏观电池性能。深入理解锂金属的形核与生长机制对于调控锂金属微观沉积形貌和设计新型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
原位构筑金属硫化物p-n结用于高性能赝电容电极材料
【研究背景】 推动新能源产业是当今世界避免温室气体和全球污染影响的关键,开发高效且具有成本效益的储能器件至关重要。金属有机框架 (MOF) 不仅可以提供独特且定制的多孔结构,其金属…
-
中南大学唐有根-王海燕团队:弱溶剂化环状醚电解液提升锂金属电池高电压性能
【研究背景】 锂(Li)金属电池(LMBs)被认为是取代传统锂离子电池(LIBs)的最有前途的电池体系。采用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NCM)的LMB有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然而,由于缺…
-
张皝副教授&Stefano Passerini教授:Cr掺杂有效激活V3+~V5+多电子反应,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水系锌电池
【研究背景】 钠超离子导体(NASICON)-具有坚固的聚阴离子骨架的结构化合物,例如Na3V2(PO4)3,由于其开放的3D结构和高的热稳定性,已被认为是可充电电池的潜在阴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