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金属
-
南京大学Nano Lett.:多环芳烃原位构筑锂金属人工SEI膜
【研究背景】 锂离子电池推动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发展,但人们仍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存在焦虑,这就迫切需要寻求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锂金属电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它具有38…
-
王春生团队:调整锂金属固态电池的界面疏锂性
锂离子电池(LIB)的应用已从电子产品扩展到电动汽车(EV)。为缓解安全顾虑和“续航焦虑”,固态锂电池(SSLB)成为更有吸引力的选择。在所有无机固态电解质(SSE)中,石榴石SS…
-
利用能带对齐改善固态电解质-锂金属界面
【研究背景】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ASSLB)是有前途的下一代电池系统。然而,使用锂金属负极(LMA)和无机固态电解质(SSE)制造全固态电池仍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因为这两者的直接接触…
-
负极双层SEI+正极CEI,构建高性能Li|NCM811全电池
第一作者:Saehun Kim 通讯作者:Nam-Soon Choia 通讯单位:韩国科学技术高等研究院 锂金属由于其高容量和低还原电位,是实现高能可充电电池不可或缺的负极材料。然…
-
锂金属沉积导致固态电解质裂纹产生原位观察
【研究背景】 金属锂具有高比容量(3860 mAh g‒1)和低电化学势(‒3.04 V相对于标准氢电极),是理想的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以金属锂为负极的固态电池(SSB)被认为是高…
-
厦门大学彭栋梁&谢清水团队AFM:离子整流层引导无枝晶反向锂金属沉积
锂金属由于具有高理论比容量(3860 mAh g-1)和低电化学电势(-3.04 V,对标准氢电极),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高比能负极材料之一。锂金属的表面能低且扩散能垒高,导致锂沉积…
-
北大陈继涛教授团队:“双管齐下”,为非晶锂簇构建高效沉积中心与稳健“铠甲”以实现超稳定的无枝晶循环
【研究背景】 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是电化学储能的方向标。锂金属材料理论比容量高达3860 mAh g-1,电化学电位低至-3.04 V(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被公认为…
-
锂枝晶天然“缓解剂“:起底蛋白稳定锂金属负极的结构效应
【研究背景】 锂金属作为电池负极具有高达3860mAh/g的理论容量,被认为是电池技术的“圣杯“。然而,不可控的锂枝晶生长不仅严重缩短了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寿命,还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安全…
-
Nano Energy:介电极化均匀化锂金属保护膜内锂离子流
【研究背景】 金属锂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密度电池的终极阳极,其因具有高理论容量(3860 mAh g-1)和超低电化学电势(-3.04 V vs.标准氢电极)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
-
保护层增强界面让准固态锂金属电池寿命提升6倍
【研究背景】 使用锂金属作为负极的固态电池(SSB)因其固有的独特优势而脱颖而出,其具有不存在电解液泄漏、锂枝晶生长减少、环境友好和工作温度范围宽等特点。然而,在商业化之前,必须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