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硫电池
-
温州大学:有机小分子三(羟丙基)膦催化锂硫电池中多硫化物反应机制揭示
近日,温州大学郭大营博士、陈锡安教授、王舜教授等人在国际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题为“Hydroxylated…
-
通过阴极电解质协同作用将锂硫电池推向实际工作条件
第5期直播会议(嘉宾:赵卫民教授):高能锂电池电解液研究与进展 【本文亮点】 1. 本文中作者将有序大孔框架中的硒掺杂硫正极与高度氟化醚(HFE)基电解质相结合,同时解决锂-硫电池…
-
A. Manthiram:三硫代碳酸锂作为高性能锂硫电池的双功能电极材料
这项工作采用三硫代碳酸锂(Li2CS3)包覆的硫化锂(Li2S)作为双功能正极材料,以提高Li-S电池的循环性能。Li2CS3在正极表面形成低聚物结构层以抑制多硫化物穿梭,并改变了…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曹瑞国教授课题组Front. Energy:氟化锂调控隔膜界面化学用于实现高性能锂硫电池
研究亮点 本文提出一种简单易行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用于制备高性能的锂硫电池。利用LiF调节了锂硫电池隔膜的界面化学,实现了电池性能的提升。该功能性隔膜可以同时保护锂硫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
厦门大学方晓亮课题组:基于多组分碳材料和亲水聚合物的水性导电油墨构建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
锂硫电池因其高理论能量密度受到了研究者们广泛关注。近年来,载硫客体材料的相关研究快速推动了锂硫电池的性能提升,但是较低的硫载量使得硫正极很难发挥硫的高能量密度优势,限制了锂硫电池的…
-
锂硫电池实用性多功能隔膜:起死回生
具有高比能量特征的锂硫电池被寄予厚望,然而其中多硫化物溶解引起的“穿梭效应”使电池循环性能大打折扣,尤其当正极中硫负载量较高时这一难题更为突出。通过在隔膜上增加修饰层能够在一定程度…
-
温州大学蔡冬&杨植教授团队ACS Nano:借助周期扩充催化理论,设计锂硫电池硫还原催化剂!
第一作者:东洋洋 通讯作者:蔡冬*,杨植* 单位:温州大学 锂硫(Li-S)具有的高的能量密度和成本优势,是下一代二次电池的有力替代者。当前,锂硫电池商业化面临的关键挑战是缩短多硫…
-
侴术雷教授AFM:碘掺杂硒化铋,锂硫电池循环1000圈,每圈衰减率仅0.012%
锂硫电池(LSBs)因其非常高的理论比能量、与硫含量丰富相关的低成本潜力以及无毒性而备受关注。然而,硫及其放电产物(Li2S/Li2S2)的电绝缘性、活性材料的低利用率以及锂化时正…
-
厦门大学董全峰教授:基于新型“强制对流”的“增强电极”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对电极反应而言,其界面上活性物种的及时“到达”和“离开”是电极过程得以持续进行的保障。通常电化学储能装置中电极的表面总有一个外部对流所无法影响到的极薄的扩散层,活性物种通过这个扩散…
-
在锂硫电池中使用高导电和电催化碘掺杂硒化铋纳米片增强多硫化物转化
得益于锂硫电池的高能量密度(2600Wh/kg,是锂离子电池材料的6倍)和低廉的原料成本,因此被认为是理想的下一代电化学能源存储设备。但是锂硫电池的正极的性能发挥始终绕不开四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