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离子电池
-
广工黄少铭教授团队Adv. Energy Mater.:构筑双类型N掺杂碳限域CoTe2纳米纤维操控多碲化物用于超稳定钾离子储存
【研究背景】 近年来,钾离子电池(PIBs)因其资源丰富、成本低、氧化还原电位低、能量密度高而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的理想补充品。其中,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Cs,C=S、Se、Te…
-
东南大学孙正明、潘龙AM+EnSM:深度揭示阴离子缺陷影响转换型负极材料储钾性能的内在机制
【研究背景】 由于钾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并且具有更接近Li的标准电极电势(Li+/Li vs. K+/K: –3.14 V vs. 2.93 V),因此钾离子电池(PIBs)有望在…
-
武汉理工大学吴劲松、周亮教授ESM:双层磷酸盐包覆锰基正极材料实现超稳定钾离子电池
通讯作者:周亮 吴劲松 第一作者:Hong Wang, Haoyang Peng 通讯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研究背景】 由于丰富的钾资源以及低的钾金属氧化还原电势,钾离子电池(PI…
-
暨南大学宾德善&化学所曹安民EES:钾离子电池单原子硫负极材料
【研究背景】 在众多新型储能电池体系中,钾离子电池拥有资源丰富、成本低、输出电压高等优势,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K+的离子半径较大、质量重,其嵌入电极材料后引起严重体积膨胀…
-
中国海洋大学柳伟ACS AMI:熔盐辅助构建外部短程有序/内部无序的异质空心碳球用于超稳定的钾离子存储
【研究背景】 碳材料具有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优良的导电性能和低成本,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面对K离子大半径的影响,可能导致碳电极的动力学行为不佳,体积变…
-
广东工业大学李运勇教授课题组:通过原位嵌入自生长导电纳米金属网络提升蜂窝状多孔红磷的储钾动力学、稳定性和体积性能
第一作者:刘希,朱俊陆,王心英 通讯作者:李运勇教授 通讯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研究背景】 低导电性的红磷(RP)负极的巨大体积膨胀和低电化学反应动力学阻碍了其在钾离子电池(PIB…
-
广东工业大学张文礼、邱学青:硬炭负极的晶格工程助力钾离子电池实用化
【研究背景】 钾离子电池(PIBs)具有钾资源丰度高、氧化还原电位低(E0K+/K=-2.93 V vs E0Li+/Li=-3.04 V)等优点,可以替代LIBs在中/大规模能源…
-
中南大学最新MTE:4000圈,容量保持率高达93.4%!特殊结构+控制杂化“双管齐下”优化碳基储钾材料
第一作者:徐宝和 通讯作者:曹亮,耿洪波,欧星 通讯单位:中南大学 冶金与环境学院 教育部先进电池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背景】 锂离子电池被公认为是目前最成熟的储能器件,但由于锂…
-
Fe-N-C助力ZnS纳米颗粒实现高性能钾离子存储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可充电电池,如锂离子电池(LIBs),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设备的主要电源。然而,锂资源的昂贵价格大大阻碍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应用。在众多候选材料中,钾…
-
湖南大学陈鼎教授等JEC:红磷负极储钾相转化机制的新认识
【研究背景】 开发低成本、高能量密度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对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钾离子电池由于其丰富的钾资源和与锂相似的化学性质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