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
-
中南大学李运姣、卡尔斯鲁厄理工赵文高、厦大杨勇教授AFM:利用可控的内部应变策略实现超高镍正极材料的优异循环稳定性
介绍:高镍的层状LiNi1-x-yCoxMnyO2 (1-x-y ≥ 0.8,NCM)正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因相变(H2-H3)引起晶格参数变化导致层状结构c方向收缩和膨胀,使单个…
-
厦门大学杨勇教授综述:学好电池,从系统了解EIS在电池中的强大功能开始
第一作者:Wenxuan Hu 通讯作者:杨勇 通讯单位:厦门大学 【研究背景】 深入理解电池老化不仅在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有助于确保锂离子电池(LIBs)在…
-
厦门大学杨勇教授课题组Nat Commun:通过原位固体核磁共振理解硫化物基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失效过程
【研究背景】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有望同时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电池实现高能量密度的前提是必须有合适的正负极容量配比(或简称低的负极/正极容量比),即…
-
厦门大学杨勇教授课题组Nature Communications:可充锂金属电池中气体诱导的非活性锂形成机制
【研究背景】 界面性质决定了电化学系统的各种功能。锂金属负极提供最高的理论比容量和最低的电化学势,但锂金属和液体电解质之间的界面不相容性会导致剧烈的副反应,使得活性锂持续转化为“死…
-
杨勇教授AEnM综述: 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中电化学-机械应力的起源及其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研究背景】 锂离子电池 (LIB) 自1991年被索尼公司商业化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电动汽车 (EV) 和电网储能系统。尽管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进展…
-
如何有效构建固体电解质的高亲锂界面?厦大杨勇&龚正良教授AFM教你“化腐朽为神奇”
【研究背景】 固态电池由于高比能和高安全性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候选者。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的核心部件,立方石榴石型Li7La3Zr2O12(LLZO)固态电解质(SSE)因具…
-
厦门大学杨勇教授:揭示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高镍正极由界面至体相的衰退机理
【研究背景】 层状高镍三元材料(LiNi1-y-zCoyMnzO2,1–y–z ≥ 0.8)被认为是全固态电池(ASSB)中最具前景的候选正极材料之一;然而,高镍正极在高截止电位下…
-
厦大杨勇教授:基于多电子反应的近零应变富锂岩盐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人们迫切的需要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锂离子电池(LIBs)正极材料。传统的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极(例如,LiCoO2、LiNi0.6…
-
厦门大学杨勇教授课题组Nano Letters:量化可充电无锂阳极电池中的非活性锂/氢化锂的演化及其相关性
锂金属因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和最低的还原电位而被视为下一代电池的最终负极候选材料。然而锂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受到安全性差和低库伦效率的挑战,这分别是由锂枝晶的生长和非活性锂不受控的形成…
-
厦大杨勇教授ACC. Mater. Res.:钠离子电池锰基层状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电化学电源,尤其是锂离子电池(LIBs)的商业化开启了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的新时代,极大地方便了日常生活。然而,对锂资源耗竭的担忧和锂、镍、钴原材料价格动荡的推动下,钠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