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
-
吴凡、李泓团队-硫化物固态电池及固态电解质的空气稳定性
第一作者:卢普顺、伍登旭 通讯作者:吴凡、李泓 通讯单位: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中科院物理所清洁能源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院; 1. 研究背景 …
-
物理所吴凡/李泓团队:锂电池的空气/水稳定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一作者:杨明 合作作者:李泓、陈立泉 通讯作者:吴凡 通讯单位: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中科院物理所清洁能源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物理所吴凡、李泓团队:富镍层状正极与硫化物界面稳定机理研究
全固态锂电池相较于液态锂电池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理论上更高的能力密度,是最有前景的储能技术之一。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拥有优异的锂离子电导率和较好的机械性能,是实现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的关键…
-
物理所吴凡、李泓团队-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用高稳定富镍层状氧化物正极
硫化物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离子电导率,是最有前途的储能技术之一。为了实现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态电池,LiNixCoyM1-x-yO2(NCM, M=Mn/Al, x≥0….
-
吴凡、李泓团队Materials Today(IF=31.041): 干法制膜技术
一、背景介绍及内容概述 自20世纪90年代商业化以来,锂离子电池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锂离子电池加速了油气驱动车向纯电动车的转变,以及智能电网和能源智能新时代的到来。但是,对于不…
-
吴凡、李泓团队:本征热力学模型预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热稳定性
想要从根本上提高电池的安全系数,选择更为本质安全的材料替代易燃易挥发的液态电解液是一个颇具希望的途径,固态电解质因其不易挥发、高熔点、高机械强度等特点被寄予厚望。其中,硫化物固态电…
-
连发三篇Nature Sustainability,聚集一众大佬,电池是有多火!
基于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可充电电池有望在未来十年呈现指数级增长。其中,可持续电池的发展尤为关键。早在2021年5月,Nature Sustainability官方召集了一个由电池研…
-
多晶NMC811在PEO基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异常热分解行为
用聚合物电解质代替液体电解质(LE)有望实现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LIB)。然而,与界面电化学稳定性研究相比,迄今为止人们对正极/聚合物电解质之间的热行为报道很少。…
-
北京大学郑家新课题组:机器学习势场揭示金属锂自修复机理
第一作者:焦君宇,赖根明 通讯作者:李泓,郑家新 通信单位: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金属锂是下一代二次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然而,锂枝晶生长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导致锂金属…
-
能斯特方程解释电解液盐浓度和溶剂对CFx/Li热力学工作电压影响
第一作者:蒋杰(电子科技大学) 通讯作者:王丽平 论文DOI: https://doi.org/10.1016/j.jpowsour.2022.231193 氟化碳(CFx)作为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