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间归档:2023年9月9日
-
浙江大学姜银珠/暨南大学时婷婷/诺森比亚大学徐斌Nano-Micro Lett.:氨基和羧基协同“锚定-捕获”构建锌负极稳定界面
【研究背景】 由于锌金属具有高理论容量(5855 mAh cm-3, 820 mAh g-1)、低成本、高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等固有优点,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成为大规模储能系统的有力候选…
-
郑俊超教授团队Nano Energy:超声镀层法构筑无缺陷亲锌有机层助力高性能锌负极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为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大规模储能系统(EES)的开发和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由于其出色的安全性和成本效益,被认为是一种前景广阔的储能系统…
-
Arumugam Manthiram、John Goodenough:掺杂&包覆&固态电解质“三驾马车”共同助力5V级全固态电池
【研究背景】 全固态锂电池(ASSB)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是有前景的未来储能技术。这使得其具有高性价比、高工作电压、高重力能量密度和高比容量等优点的无钴尖晶石LiNi0.5…
-
刘树平&徐正龙教授Nano Lett.:解锁液态硫化学以实现快速充电锂硫电池
【研究背景】 相比于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具有突出的理论容量以及较低的原料成本,有希望成为下一代商用级别的可充电电池。近年来,单质硫以液态的形势在充电过程中出现吸引了研究者们的注意。…
-
南林付宇教授团队AFM:正负极双重界面修饰构筑一体化锂-硫化聚丙烯腈电池
【研究背景】 电池/电解质的一体化设计能有效解决固态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界面问题,但目前文献上基于一体化设计的文献主要集中在电池内部原位聚合,或者单一将电解质涂覆于正极表面。尽管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