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间归档:2023年05月
-
“清道夫”MOF清除电池杂质,助力电池安全
【研究背景】 锂离子电池(LIBs)有机电解液中的LiPF6会与微量的水发生副反应,产生高腐蚀性的HF,诱发过渡金属溶解、腐蚀电极和SEI膜。电解液的持续消耗导致容量衰减,从而缩短…
-
张桥保教授将出席2023产学研大会:储钾负极材料与原位电镜解析
能源学人2023产学研大会 Energist 2023 Industry-Academia-Research Conference 中国·广州 白云国际会议中…
-
陈卫华教授将出席2023产学研大会:低成本钠离子电池
能源学人2023产学研大会 Energist 2023 Industry-Academia-Research Conference 中国·广州 白云国际会议中…
-
“现象级”钠离子电池:100 C快充、25000次循环、141 Wh kg−1
【研究背景】 钠离子电池因钠资源储量丰富与安全性高等优势,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有效补充。目前,电动汽车和电网级储能系统的迅速发展对钠离子电池的能量与功率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具有开…
-
崔光磊教授JACS:揭示多价金属离子电解液中石墨正极比容量低的根源-阳离子共嵌
【研究背景】 双离子电池(DIBs)是一类负极发生金属阳离子沉积/溶解或嵌入/脱出反应,而正极发生阴离子嵌入/脱出石墨类碳材料反应的新型二次电池体系,具有功率密度高、正极材料成本低…
-
华盛顿州立大学Min-Kyu Song团队新作AM:解构MOF准固态电解质的构效关系和离子输运机制
【研究背景】 与易燃液态电解质相比,固态电解质在高比能、高安全锂金属电池的研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金属有机框架(MOF)基电解质用于高性能锂金属电池的报道日益增多。MO…
-
最新Matter引发思考:烧结温度如何影响固态电池界面
第一作者:Thomas Demuth 通讯作者:Kerstin Volz, Jürgen Janek 通讯单位:德国马尔堡菲利普斯大学、吉森大学 【研究背景】 匹配固态电解质(SE…
-
杨成浩教授将出席2023产学研大会:硬炭负极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能源学人2023产学研大会 Energist 2023 Industry-Academia-Research Conference 中国·广州 白云国际会议中…
-
王海燕教授将出席2023产学研大会:提升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从材料到全电池设计
能源学人2023产学研大会 Energist 2023 Industry-Academia-Research Conference 中国·广州 白云国际会议中…
-
基于平衡电势模型揭示多硫化锂转化途径
【研究背景】 锂硫电池远高于锂离子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使其作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设备获得广泛关注。电池正极侧发生的多电子还原反应贡献了超高的能量密度,固态硫(S8)逐步转化为可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