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间归档:2023年3月1日
-
北京理工大学陈人杰教授、钱骥研究员AM:新型冷粘合策略在温和条件下构筑高稳定固态电解质/锂金属界面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问题的日益严峻,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新型储能装置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技术成熟、性能优异的电池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液…
-
丁锐教授EnSM:探究A位K/Na杂化ABF3赝电容型正极材料的内在活性增强机制和电荷存储机理
第一作者:李易 通讯作者:丁锐 通讯单位:湘潭大学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
-
乙醇诱导的Ni2+插层CoMOF复合五氧化二钒协同增强3D打印微型超级电容器的性能
【研究背景】 金属有机骨架(MOF)具有功能多样、合成方法和化学成分多样、比表面积大、孔结构可调等特点,是电化学储能系统(EESSs)极具发展前景的电极材料。然而,MOF在EESS…
-
江门双碳实验室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招聘(电化学、电池方向)
【实验室简介】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江门双碳实验室(HKUST(GZ)-Jiangmen Laboratory of Carb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由…
-
兼具高密度和抗开裂特性的硅碳负极材料
【研究背景】 负极材料的振实密度直接影响到电池体积能量密度,对于其实用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将纳米硅和包覆碳层组装成具有中空结构(如核-壳结构)的二次微米颗粒取得了较大成功,在这样的结…
-
专刊!崔屹教授PNAS:聚焦“氧”而非“氟”,才是电解液设计致胜法宝!
第一作者:Sang Cheol Kim, Solomon T. Oyakhire 通讯作者:崔屹教授,Stacey F. Bent教授 通讯单位:美国斯坦福大学 【研究背景】 交通…
-
又是Ag-C!三星全固态Nature Energy后,Peter G. Bruce Joule再探究Ag-C复合层功能及结构变化
第一作者:Dominic Spencer-Jolly, Varnika Agarwal 通讯作者:Peter G. Bruce 通讯单位:英国牛津大学 【研究背景】 相比于含液态电…
-
中南大学陈立宝课题组Mater. Today Energy: 分级双骨架实现超稳定锂金属负极
第一作者:陈冬萍 通讯作者:黄海锋 通讯单位:中南大学 【研究背景】 锂离子电池中石墨负极将达到其理论比容量极限,需要新的负极材料来满足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设备不断增长的需求。在这…
-
Next Energy首篇Protocol article:周晓东课题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加速测试,快10倍!
第一作者:Emir Dogdibegovic 单位: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University of Louisiana at Lafayet…
-
一种用于高容量长循环寿命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弹性体聚合物电解质
【研究背景】 为了满足人们对安全、高性能、高性价比电池材料和器件不断增长的需求,聚合物基固态锂金属电池( LMB )有望成为最实用、最可靠的选择之一。尽管目前聚合物电解质体系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