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
-
高盐浓度PEO固体电解质基4.2 V聚合物全固态锂电池
【研究背景】 聚氧化乙烯(PEO)具有较高的盐溶解度以及良好的对锂稳定性,是研究较早、较广泛的一类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然而,PEO的氧化分解电位低(<4 V vs. Li+/L…
-
Adv. Energy Mater. :双向功能化聚合物电解质设计实现稳定的固态锂金属电池
【研究背景】 锂金属电池是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研究的焦点。但是,由于锂金属负极与传统的商业化液态电解液不兼容等问题,易造成金属锂的非均匀沉积(锂枝晶的形成),甚至造成严重的热失控,存…
-
双聚合物复合无机物电解质用于超长寿命、高电压Li/富Li金属电池
【研究背景】 随着可穿戴电子、电动汽车和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先进的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发展迫在眉睫。锂金属负极因其超高的理论容量(3860 mAh g-1)、较低的密度(0.59 g c…
-
基于强静电作用调控锌负极/电解质界面离子转移构筑高性能锌碘电池
【研究背景】 近年来,可充电水系锌碘电池因其高安全性、低成本、活性物质资源丰富和易回收等优点已成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有力竞争者。然而,由于Zn2+和I3−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不受控反…
-
“IF>72”顶刊:聚焦“有机电池电解质”
【研究背景】 与无机电极材料相比,有机电极材料具有易于合成、资源丰富且易于获取、结构灵活等优点,而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有机化合物主要由天然丰富的轻量元素(如C、H、N、O和S…
-
相分离法构建多孔载体提升双盐塑料晶体电解质电化学性能
【研究背景】 固态锂金属电池(LMB)由于其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而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储能技术。近年来,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因其不易燃性、易加工性和与锂金属的界面相容性而受到…
-
单晓楠,许武,姚彦,许康等Nature Nanotechnology 原位反射干涉显微镜观察SEI形成过程
第一作者:Guangxia Feng, Hao Jia, Yaping Shi 通讯作者:许康, 姚彦, 许武& 单晓楠 通讯单位:美国休斯顿大学,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
-
今日Science:>1000Wh/kg 复合固态电解质实现室温高性能锂空电池!
第一作者:Alireza Kondori 通讯作者:Larry A. Curtiss, Mohammad Asadi 通讯单位: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伊利诺伊理工大学 【研究亮点】 …
-
继Chem引入Li2O实现最高效率,再发NC引入LiF实现最高电导率
第一作者:Yan Zhao,Tianhong Zhou 通讯作者:Ali Coskun,Jang Wook Choi 通讯单位:瑞士弗里堡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 【研究背景】 锂金…
-
斯坦福大学Nat. Energy: 固态电池中锂枝晶的起源与调控
第一作者(或者共同第一作者):Geoff McConohy, 胥新,崔腾 通讯作者(或者共同通讯作者):Geoff McConohy, 胥新, William C. Chueh(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