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
-
AEnM:深度共晶溶剂携手水凝胶打造新型水系准固态电解质
柔性电子器件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飞速发展对柔性储能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极端使用条件,如高压或者形变情况下,传统锂离子电池中存在的有机电解液泄露和易燃问题,成为严重的安全隐…
-
CO2促进相变电解质熔融及溶剂化结构重构
固-液相变材料作为热能及电化学能源存储等技术的核心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而引发研究人员对相变行为调控的研究以期满足目标应用。然而,相变行为的调控策略几乎仅涉及设计分子化学、构建…
-
上硅所温兆银团队:W、Ta共掺杂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
第一作者:郑楚均 通讯作者:靳俊,温兆银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 【研究背景】 近年来,固态锂金属电池由于其高安全性…
-
基于NASICON型电解质的高性能全固态钠氧电池
第一作者:孙琪 通讯作者:刘山*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燕山大学 【研究背景】 钠空气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价格低廉,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二次电池。然而,使用传统液态电解质面…
-
分子结构调控提高聚合物电解质抗氧化能力
【研究背景】 金属锂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由此构建的锂金属电池(LMBs)可以满足高能量密度器件的需求。然而,基于液体电解质的LMBs,由于受到有机溶剂渗漏、易燃和锂枝晶等而面临严…
-
陈立桅/沈炎宾/邱业君/Andrew I. Cooper:可溶性正极电解质
固态锂电池具有比液态电池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基于不同固态电解质的研究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固态电池正极内部的离子传输仍是目前固态电池发展的瓶颈之一。特别是在实际应用的厚电极中,…
-
JACS:参考框架不同显著影响聚合物电解质中的迁移数
第5期直播会议(嘉宾:赵卫民教授):高能锂电池电解液研究与进展 电解质迁移数是电化学储能装置的重要设计参数。然而,由于忽略了参考框架(RF)的重要性,通过实验测量和模拟获得的迁移数…
-
通过阴极电解质协同作用将锂硫电池推向实际工作条件
第5期直播会议(嘉宾:赵卫民教授):高能锂电池电解液研究与进展 【本文亮点】 1. 本文中作者将有序大孔框架中的硒掺杂硫正极与高度氟化醚(HFE)基电解质相结合,同时解决锂-硫电池…
-
氮化硼涂层稳定LATP-Li 界面,实现优异贫锂、热稳定性能
Li1.3Al0.3Ti1.7(PO4)3(LATP)是最有前途的固态电解质(SSE)之一,但LATP与锂金属的高度不相容性限制了其应用。复旦大学夏永姚&新加坡科技局材料研…
-
如何设计一款具有优异电解液渗透的电极
研究表明,电解质渗透是锂离子电池(LIBs)电池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影响着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和电池老化。电解液的渗透速率和效率与电极和隔膜的多孔结构和尺寸有关,这主要取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