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型
-
200次循环/99.6%效率!干法预锂化助力高性能硅基全固态电池
第一作者:Jongjun Lee 通讯作者:Ju Young Kim, Yong Min Lee 通讯单位: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 【研究背景】 全固态电池(ASSBs)被认为是克…
-
诺奖团队最新力作:电泳沉积法新策略助力固态电池
第一作者:Shanshan Yao,Somayyeh Kalami 通讯作者:Hadi Khani 通讯单位: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研究背景】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比锂离子电池能够…
-
单相石榴石结构的混合离子电子导体
【研究背景】 由于具有锂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对锂金属稳定性好等优点,基于Li7La3Zr2O12 (LLZO)石榴石电解质的固态电池在当前储能研究中备受关注。然而,正极侧电…
-
物理所吴凡团队:高容量、长寿命的氟化铁硫化物基全固态锂电池
【工作介绍】 本工作首次将四种氟化铁材料应用于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体系,研究最佳正极。电化学试验显示了四种正极在不同电流密度(0.1C、0.3C和1C)下的循环性能和速率性能,其规律…
-
澄清争论!最新Science子刊阐述电镜电子束对锂沉积到底影响有多大!
【研究背景】 固态电池(SSBs)因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成为下一代电池的候选者。然而,SSBs有限的循环寿命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性能下降涉及许多因素,包括从负极到固态电…
-
杨勇/龚正良教授EES:全固态电池中界面反应的本质和其抑制策略
【研究背景】 固态锂金属电池由于其高安全性和高理论能量密度等优点而成为广受关注的新一代电化学储能设备。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具有和有机电解液(~10 mS/cm)相当甚至更高的离子电导率…
-
固态电池AM: 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负极的电化学-力学耦合
【文章背景】 由固态电解质和锂(Li)金属负极为核心组件的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固态锂金属电池在实际条件下的最大电流密度通常低于0.5 mA cm−…
-
自极化分子铁电体正极包覆层助力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
【研究背景】 全固态锂电池相比于传统的液态锂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高的能量密度,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储能技术。然而,全固态锂电池电极/电解质界面处复杂的界面问题极大限制了锂离…
-
祝红丽教授Angewandte Chemie:通过原位拉曼和理论研究了解全固态电池中硫的“固-固-固”电化学反应过程
第一作者:Daxian Cao, Xiao Sun, Fei Li 通讯作者:Hongli Zhu 通讯单位:Northeastern University 【研究背景】 为了满足…
-
物理所吴凡团队EES(IF=40)-快充三分钟,循环三万次全固态电池
【工作介绍】 全固态电池(ASSB)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已被广泛认为是关键的下一代储能技术。然而,由于固态电解质SE的大颗粒尺寸导致的不良界面接触和离子传输,很难在高正极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