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化合物
-
原位磁性测试揭示过渡金属化合物储锂/储钠性能差异根源
【研究背景】 锂离子(Li+)、钠离子(Na+)等单价碱金属离子是可充电二次电池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基本电荷载体,为全球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相对于自然界中丰度有限的锂,钠在地壳和…
-
浙江大学吕建国课题组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金属硒化物在储能与催化领域的应用全归纳
开发具有长期运行特点的先进能源装置已成为能源储存和转换领域的热点。其对具有结构可控性、电化学稳定性和固有导电性的电极和催化剂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幸运的是,金属硒化物可以满足这些要求…
-
南开大学焦丽芳教授EnSM:双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实现钠离子快速储存动力学
钠离子混合电容器(SIHCs)可以同时具有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超级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大规模储能要求SIHCs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和较高的功率密度,这对电极材料尤其是负极材料来说仍然是…
-
苏州大学杨瑞枝教授课题组AEM:协同多元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于高性能锂-氧气电池
【研究背景】 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氧气电池的实际应用受限于很多关键性科学问题。其中,电池的正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缓慢的氧气还原反应(ORR)/氧气析出反应(OER)是造成电池充、放电…
-
江汉大学梁济元副教授&台湾清华大学吕世源教授AFM:离子交换辅助构筑高性能碳包覆氧化镍阵列柔性锂离子电极
【研究背景】 随着柔性可穿戴器件的快速发展,要实现全柔性的集成系统,柔性供能系统的开发显得尤为迫切。锂离子电池(LIB)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以及长的循环寿命成为理想的选择。…
-
中南大学陈立宝&陈月皎ESM:揭示阴离子置换对镍钴基化合物作为锌基电池正极材料的影响机制
【研究背景】 受益于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的巨大优势,水系可充电锌基电池在储能应用领域展现出了极大的潜力,同时也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兴趣。作为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正极材料对电池的性能影响…
-
Nature封面:25.2%最高世界纪录,终于问世!
第一作者:Jason J. Yoo, Gabkyung Seo 通讯作者:Moungi G. Bawendi, Jangwon Seo, Seong Sik Shin 通讯作者单位…
-
上交氢科学中心邹建新团队:Ni/CoMoO4纳米棒MgH2储氢机制
短摘要:金属氧化物纳米棒促进MgH2储放氢 第一作者:黄天平 通讯作者:邹建新 通讯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背景】 随着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亟需寻找清洁、…
-
浙江大学&中科院上海应物所:原位ETEM遇到TiO2再登 Science
近些年,由于像差校正和原位技术的发展,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已经能够在原子尺度上对样品进行直接观测。在多相催化剂研究领域,研究者可以使用环境TEM(ETEM)对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
-
哈尔滨工业大学张乃庆教授ACS nano:一类新型锂硫电池正极催化剂材料助力高性能锂硫电池
【引言】 为满足便携式存储设备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可充电锂硫(Li-S)电池由于具有高比能量密度,低成本的优点,已成为下一代高容量储能系统的有希望的候选者。虽然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