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广工黄少铭&李艺娟Adv. Funct. Mater.: 新型三维Li/Li9Al4/Li-Mg合金负极助力高性能锂金属电池
【研究背景】 以石墨为负极的传统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逐渐不能满足电动汽车和电网日益增长的需求。金属锂因具备高理论比容量、低的氧化还原电势和超低的密度等优势而被视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
-
江西师范大学袁彩雷团队Small(封面):电化学重构NiFe/NiFeOOH核壳异质结构纳米颗粒在交变磁场下增强析氧反应
过渡金属在析氧反应(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过程中通常会发生电化学重构现象,生成的过渡金属羟基氧化物(MOOH,其中M为过渡金属)具有高催化活性和低成本…
-
中国海洋大学柳伟ACS AMI:熔盐辅助构建外部短程有序/内部无序的异质空心碳球用于超稳定的钾离子存储
【研究背景】 碳材料具有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优良的导电性能和低成本,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面对K离子大半径的影响,可能导致碳电极的动力学行为不佳,体积变…
-
Advanced Materials:“单原子气凝胶”——能源及催化领域新材料!
【工作介绍】 单原子催化剂(SACs)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活性和高的原子利用率。目前,SAC已成为催化领域的前沿和先进功能材料。气凝胶是高度多孔的材料,其具有极低的密度和极高的孔隙率。…
-
天津大学一碳化工团队Nano Energy:电极微环境工程提升CO2电催化转化能力
【研究背景】 大气中CO2浓度的不断提高,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将人为的CO2转化为甲酸是一条具有高技术经济价值的路线,同时可生产…
-
厦门大学杨勇教授课题组Nature Communications:可充锂金属电池中气体诱导的非活性锂形成机制
【研究背景】 界面性质决定了电化学系统的各种功能。锂金属负极提供最高的理论比容量和最低的电化学势,但锂金属和液体电解质之间的界面不相容性会导致剧烈的副反应,使得活性锂持续转化为“死…
-
北大黄富强/MIT李巨/清华董岩皓Nature Energy:渗镧稳定高压锂电正极
【文章背景】 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类电子器件的续航能力取决于电池的能量密度。随着消费者对续航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能量密度成为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关键在于开发高电压正极材料。然而,在高电…
-
一种稳定的聚合物固态锂金属电池及其界面特性的冷冻电镜研究
【研究背景】 近年来,固态锂金属电池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因具有良好的界面兼容性,被认为是易于实现实际应用的固态电解质。…
-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Kisuk Kang团队:阳离子超结构排序对O2型富锂层状氧化物氧化还原稳定性的影响
第一作者:Donggun Eum 通讯作者:Kisuk Kang 通讯单位:韩国首尔国立大学 【工作简介】 典型层状氧化物过渡金属层中额外的锂离子与氧的局部配位对于触发氧化还原反应…
-
郑州大学金阳等人Adv. Sci.:氧化终产物调制迈向无多硫化物的可持续锂-二硫化铁热电池
【研究背景】 Li合金-FeS2一次热电池因优异高温电化学性能在军事武器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转换反应及电池结构导致的差的可逆性,使得无论在室温还是高温下工作,Li-FeS2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