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对储能技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锂电池(LIBs)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与良好的发展前景,有望满足未来科技发展对高功率、能量密度的电源设备的要求,受到广泛的关注。电解液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件,电解液改性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工厂原工艺流程,同时有效优化电池性能,因此先进电解液的开发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电解液中锂离子的溶剂化结构对电解液性能影响重大,精确调控的锂离子溶剂化结构能够达到稳定锂电池电极界面,提升极端条件下的电解液工作性能的目的。通过调整电解液中锂盐的浓度与种类、修饰溶剂的极性或者引入具有配位功能的添加剂,能够控制锂离子溶剂化结构的成分,使阴离子、添加剂参与锂离子溶剂化结构,从而提升电极界面相的无机组分,或者改变溶剂与锂离子的结合能,加快锂离子的去溶剂化过程,降低电池的传输阻抗。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马建民教授课题组与卧龙岗大学王彩云教授课题组结合组内工作,参考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总结了锂电池锂离子溶剂化结构调控的研究进展。首先,作者概述了锂离子溶剂化结构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机理,回顾了锂离子溶剂化结构调控的最新进展。然后,作者从三个角度讨论了锂离子溶剂化结构调控的设计策略,分别是阴离子调控,结合能调控和添加剂调控,并详细阐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最后,作者系统的描述了各项策略的作用,并提出了锂离子溶剂化结构面临的挑战与其进一步的发展。




扫描二维码获取
更多精彩
EcoM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