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单晶、大面积、无折叠单层石墨烯!里程碑式突破! liuqiwan • 2021年8月26日 上午12:34 • 碳材料 • 阅读 2237 第一作者:Meihui Wang, Ming Huang 通讯作者:Da Luo, Rodney S. Ruoff 通讯单位:Institute for Basic Science (IBS) 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 【研究亮点】 1. 探索了由乙烯前体在单晶 Cu-Ni(111) 箔上生长的石墨烯薄膜的起皱/折叠过程。 2. 确定了临界生长温度(1030K),高于该温度石墨烯将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自然形成褶皱。通过将初始生长温度限制在 1000K到1030K之间,实现生产大面积的高质量和无折叠的单晶单层石墨烯薄膜。 【主要内容】 根据它们的几何形状和结构,通过化学气相沉积 (CVD) 生长的石墨烯薄膜中的一些皱纹可以描述为波纹或褶皱。波纹石墨烯结构的高度小于 1.5 nm,而石墨烯折叠是三层结构,宽度范围很广,从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不等。两者都被认为是在金属基底上从生长温度(约1320 K)冷却到室温期间由于基底和石墨烯的不同热膨胀系数引起的界面压应力形成的。因此,金属箔基底上的无折叠石墨烯薄膜尚未实现。 鉴于此,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Da Luo, Rodney S. Ruoff等人发现在1000 K和1030 K之间的生长温度范围内,使用乙烯作为碳前体在单晶 Cu-Ni(111) 合金箔(20.0 at% Ni)上可实现生产大面积、无折叠、单晶单层石墨烯薄膜。而在 Cu-Ni(111) 箔衬底上从更高生长温度下降到1030 K的收缩引起的界面压应力将完全通过折叠的形成释放。在1030 K和1040 K之间的温度(或小温度范围)下突然形成聚束结构会最终导致褶皱。由于没有折叠、晶界和粘附层,该单层石墨烯薄膜在整个区域显示出均匀的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性能,并且对于空穴和电子具有大约7.0 × 103 cm2 V−1 s−1 的平均室温载流子迁移率。这种单层石墨烯薄膜载流子迁移率与在高于1270 K的温度下生长的单晶石墨烯的迁移率相当。这种大面积无折叠单层石墨烯薄膜将允许直接在整个薄膜上制造任意取向的集成高性能器件。由于没有褶皱并且还可以去除波纹(例如,通过石蜡转移方法),这些单晶石墨烯薄膜可以在依赖于“完美”堆叠层的实验和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Fig. 1 |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graphene fold formation by cycling experiments. Fig. 2 | Fold evolution as a function of growth temperature. Fig. 3 |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fold-free graphene films. Fig. 4 |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the fold-free graphene films. 【文献信息】 Wang, M., Huang, M., Luo, D. et al. Single-crystal, large-area, fold-free monolayer graphene. Nature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3753-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753-3 EES: 基于低温烧结的高比能固态电池的厚氧化物正极 2021-08-25 Manthiram教授EES:锂硫大尺寸单层软包,寿命150圈! 2021-08-25 潘锋教授等:通过Al修饰Li@Mn6超结构基元制备长循环稳定的无钴富锂材料 2021-08-25 解密锂电在极低温条件下的多相多尺度化学力学行为 2021-08-24 JACS:钠金属和锂金属电池快充/快放机理对比 2021-08-24 昌航张书渠/杨丽霞ACS Nano: Cu掺杂诱导自适应的S空位调制氢迁移,助力高效率光催化产氢 2021-08-24 电池材料/回收/设备等标准编制,机不可失!欢迎企业参与! 2021-08-24 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到底该如何可靠地测量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 2021-08-23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草酸作为正极添加剂提高富镍层状材料倍率性能 2021-08-23 结构化固态电解质界面——磷酸酯电解液中可逆锂沉积实现的关键 2021-08-23 本文由能源学人编辑liuqiwan发布整理,非特别说明为独家版权,转请注明出处:https://nyxr-home.com/57060.html。参考文献: Nature单晶石墨烯 赞 (0) liuqiwan管理员 0 生成海报 EES: 基于低温烧结的高比能固态电池的厚氧化物正极 上一篇 2021年8月25日 上午12:46 中科大章根强课题组EnSM: 双原子掺杂碳中空纳米球助力锌离子存储 下一篇 2021年8月27日 下午1:28 相关推荐 催化 “播种”策略合成二维基底材料单原子催化剂 liuqiwan 2019年11月29日 其他 电池性能这么烂也能登Nature?因为体系够新,够环保! liuqiwan 2021年5月5日 太阳能电池 三连发!电池领域国内高校今日三篇Nature! liuqiwan 2023年5月24日 趣味科研 Nature关注:Sci-hub侵权案再开庭!此案或将彻底改变网站命运 liuqiwan 2021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