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粒原位封装提升甲脒基钙钛矿太阳电池稳定性

一、引言

甲脒基钙钛矿由于光吸收区宽、热稳定性好等优良特性,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但是,这类材料非常容易降解至非钙钛矿相,尤其是在湿润的氛围中,由它们制备的器件难以保持长时间的稳定。

最近,北京大学朱瑞研究员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发表“Stable Formamidinium‐Ba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via In Situ Grain Encapsulation”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刘堂昊。研究人员往甲脒基钙钛矿薄膜中引入二氧化硅(SiO2),对钙钛矿晶粒进行了原位封装。SiO2封装层有效阻绝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对钙钛矿晶粒的侵蚀,提升了钙钛矿的相稳定性,同时还减少了钙钛矿表面的电荷复合,导致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压提高。基于这种SiO2原位封装策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现了19.5%的能量转换效率,并且可以在空气中稳定1000小时。该研究为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二、图文导读

晶粒原位封装提升甲脒基钙钛矿太阳电池稳定性图1. (A) 往钙钛矿前驱液中加入TEOS和H2O ;(B)TEOS的水解反应生成SiO2; (C)使用含SiO2的前驱液制备钙钛矿薄膜

SiO2可以通过硅酸四乙酯(TEOS)的水解反应生成。在钙钛矿前驱液中加入适量的TEOS和H2O,经过一定反应时间之后,得到含SiO2低聚体的前驱液。使用这种前驱液可制备出含SiO2的钙钛矿薄膜。晶粒原位封装提升甲脒基钙钛矿太阳电池稳定性                       2. 含SiO2的钙钛矿薄膜的(A)表面SEM图、(B)XRD谱和(C)TEM图;(D)钙钛矿晶粒的SAEDP谱;(E)晶界位置和(F)晶粒位置的EELS谱。

 作者使用一系列表征方法研究了含SiO2的钙钛矿薄膜的性质和SiO2在薄膜中的分布。 SEM照片显示,钙钛矿薄膜保持较大的晶粒和致密的表面,XRD谱也与纯钙钛矿的衍射谱完全相同,表明SiO2为非晶态,且对钙钛矿晶体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TEM照片中可以看出,非晶态SiO2和钙钛矿晶粒明显的分离。SAEDP表明TEM中看到的晶粒是钙钛矿单晶。EELS在晶界和晶粒位置都能探测到Si元素的信号,而且晶界位置的信号更强。表明SiO2在晶界和晶粒表面都有分布,对钙钛矿晶粒实现了原位封装。晶粒原位封装提升甲脒基钙钛矿太阳电池稳定性图3. 不同厚度的(A)含SiO2和(B)不含SiO2的钙钛矿薄膜的瞬态吸收光谱;基于两种薄膜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C)典型J-V曲线和(D)效率统计分布;性能最好的含SiO2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E)J-V曲线和(F)IPCE,这个器件的稳定输出内嵌于(E)中。

瞬态吸收光谱的研究表明,引入SiO2之后,钙钛矿薄膜的表面复合速率从243 cm/s降低至160 cm/s,这导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提高,电流、填充因子、重复性不受影响。含SiO2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高效率为19.5%,稳定输出效率为18.7%。晶粒原位封装提升甲脒基钙钛矿太阳电池稳定性图4. (A)含SiO2和(B)不含SiO2的钙钛矿薄膜在H=80%、T=25℃的环境中存放30分钟前后的XRD谱;(C)含SiO2和(D)不含SiO2的钙钛矿薄膜在H=80%、T=25℃的环境中存放30分钟    前后的吸收光谱;(E)含SiO2和不含SiO2的钙钛矿薄膜能带的DFT计算结果。晶粒原位封装提升甲脒基钙钛矿太阳电池稳定性在H=80%、T=25℃的湿度箱中存放30分钟之后,不含SiO2的钙钛矿薄膜出现明显的降解现象,含SiO2的钙钛矿薄膜则没有降解。这一方面是因为SiO2隔绝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另一方面是因为SiO2的引入导致α→δ相变的驱动力减弱。两种效果相叠加,导致含SiO2的钙钛矿薄膜展现出显著提升的湿度稳定性。

将含SiO2的甲脒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存放在H=10%,T=25℃的环境中,其效率在前168小时有微弱的下降,此后可保持稳定至1000小时。

三、材料制备过程

将PbI2和FAI以1:1的摩尔比混合,溶于体积比为7:3的DMF、DMSO混合溶剂中,浓度为1M,得FAPbI3溶液。将PbI2和CsI以1:1的摩尔比混合,溶于体积比为7:3的DMF、DMSO混合溶剂中,浓度为1M,得CsPbI3溶液。将FAPbI3溶液和CsPbI3溶液以0.85:0.15的体积比混合,得到FAPI前驱溶液。每毫升FAPI溶液中加入3微升TEOS和0.6微升H2O, 静置30分钟之后,即得FAPI-T前驱液。使用FAPI和FAPI-T前驱液,可以旋涂得到FAPI和FAPI-T薄膜。

该工作得到973计划(2015CB932203)、中国自然科学基金(61722501,61377025,91433203,91733301)和青年千人计划的支持。

 T.Liu, Y. Zhou, Z. Li, L. Zhang, M. Ju, D. Luo, Y. Yang, M. Yang, D. Kim, W. Yang, N. P. Padture, M. C. Beard, X. Zeng, K. Zhu, Q. Gong, R. Zhu, Stable Formamidium-Ba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via in situ Grain Encapsulation, Adv. Energy Mater., DOI:10.1002/aenm.201800232

本文由能源学人编辑zhangjunbo555发布整理,非特别说明为独家版权,转请注明出处:https://nyxr-home.com/17493.html

参考文献:Adv. Energy Mater.
(0)
上一篇 2018年6月24日 上午9:40
下一篇 2018年6月24日 上午10: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