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AEM:通过调控溶剂化和界面化学构建高效的可充镁电池Mg(CF3SO3)2电解液

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AEM:通过调控溶剂化和界面化学构建高效的可充镁电池Mg(CF3SO3)2电解液

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AEM:通过调控溶剂化和界面化学构建高效的可充镁电池Mg(CF3SO3)2电解液

【研究背景】

与锂相比,金属镁在丰度、体积比容量以及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当电解液中包含痕量水(H2O),碳酸酯类溶剂 (如PC),或者TFSI等阴离子时,Mg表面易形成钝化界面层(SEI),导致电池迅速失效。常用的解决方法,如构建人工界面层、向电解液中添加金属卤化物、或开发新型非钝化阴离子(硼中心阴离子为主),往往会受到电池组件腐蚀、合成工艺繁杂等诸多限制。在Mg(TFSI)2体系中,通过强配位共溶剂(如含氮溶剂,碳酸酯溶剂)重整Mg2+ 的配位,可以有效抑制醚溶剂和TFSI的界面钝化反应,然而由于TFSI还原稳定性较差,电池常常伴有较大的循环过电位和有限的循环寿命(< 1000 h)。因此,考虑优化溶剂和镁盐的组合对开发可充镁电池电解液至关重要。

         

【工作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发现,虽然Mg(CF3SO3)2在常用醚类溶剂同样会经历(Mg2+-CF3SO3)+ 至(Mg+-CF3SO3)的电荷转移反应,从而加速CF3SO3在界面的分解和钝化,但是其在抗还原能力,水敏性和易购性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因此,近日课题组经过一系列的筛选,最终将2-甲氧基乙胺 (MOEA)作为共溶剂添加到Mg(CF3SO3)2-G2电解液中,通过实验表征和理论计算模拟等方法,深入探究了MOEA在调节溶剂化结构和界面化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MOEA溶剂化的阳离子/阴离子复合物分别在Mg和Mo6S8表面形成富含Mg3N2和CxNy的界面层,能够抑制负极界面副反应,并通过在正极界面的竞争性去溶剂化加速Mg2+ 的插层动力学。在电化学性能测试中,对称电池在0.5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具备超过5000 h的超长循环寿命,非对称电池8200次循环后(≈11个月)的平均库仑效率为98.3%。此外,Mo6S8||Mg全电池可实现0.5 C倍率下,1000次循环后仍有59.3 mAh g−1的放电容量。相关研究成果以“Constructing Efficient Mg(CF3SO3)2 Electrolyte via Tailoring Solvation and Interface Chemistry for High-Performance Rechargeable Magnesium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努丽燕娜研究员为本文的通讯作者,张铎为本文的第一作者。

         

【内容表述】

通过DFT计算,含氮溶剂的中N原子周围较负的静电势分布赋予了其与Mg2+更强的亲和力。作者通过比较不同含氮溶剂的电化学性能,以及和Mg2+配位后的还原稳定性,选择MOEA作为共溶剂;以THF和DME为主溶剂时不稳定的循环性能,作者总结为电解液中对应自由态溶剂分子的数目过多,导致在界面的形变和分解。最终选定G2和MOEA为最佳的溶剂组合。

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AEM:通过调控溶剂化和界面化学构建高效的可充镁电池Mg(CF3SO3)2电解液

图1. 筛选溶剂

   

作者在探究MOEA共溶剂的作用机理时,发现随着MOEA的添加量增多,镁沉积/溶出过电位和库伦效率等均得到改善,但是整体的氧化稳定性降低。NMR表征和分子动力学计算结果均表明随着MOEA添加量的增多,会有更多的MOEA参与Mg2+的配位,且MOEA对CF3SO3的配位作用要强于主溶剂G2。由于MOEA的介电常数更高,在Mg表面更易分解,并且阴离子溶剂化后CF3SO3-MOEA 的HOMO能级升高,从而合理解释了MOEA的添加导致电解液的氧化稳定性降低的原因。

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AEM:通过调控溶剂化和界面化学构建高效的可充镁电池Mg(CF3SO3)2电解液

图2. MOEA在电解液中的作用及其机理

         

因具备较为适当的氧化稳定性(≈ 2.8 V vs. Mg/Mg2+)和电化学活性,作者选定Mg2+和MOEA配位原子数目摩尔比为8:1时为最佳电解液进行后续表征。在0.5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基于该电解液的对称电池具有超过5000 h的超长循环寿命,非对称电池在8200次循环后(≈11个月)的平均库仑效率为98.3%。此外,在向电解液中添加5300 ppm H2O或PP14CF3SO后,该电解液仍能稳定循环,其寿命分别可达3500 h和550 h以上。

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AEM:通过调控溶剂化和界面化学构建高效的可充镁电池Mg(CF3SO3)2电解液

图3. 负极端的电化学性能

         

为探究MOEA在负极界面的作用机制,作者利用SEM、EIS、 XPS深度刻蚀技术对SEI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添加MOEA的电解液中循环后,负极界面会更加均匀平整,且包含更少的无机物(MgF2, MgSx 和MgO),证实CF3SO3的分解被有效抑制。与此同时,界面阻抗较添加MOEA前小了一个数量级。结合 XPS深度刻蚀结果得知,MOEA分解的有效产物Mg3N2,有利于镁离子传输、阻碍寄生反应,保证Mg电极的电化学活性。

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AEM:通过调控溶剂化和界面化学构建高效的可充镁电池Mg(CF3SO3)2电解液

图4. SEI的结构表征及界面机制

         

接下来,作者探究了电解液与正极材料的相容性。Mo6S8||Mg全电池在0.5 C的循环条件下循环1000次后仍有59.3 mAh g-1的放电容量。作者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证实过度的MOEA配位会造成正极界面Mg2+去溶剂化能垒增高。XPS结果表明,在Mg(CF3SO3)2电解液体系中循环后,Mo6S8表面CEI中CxNy (碳氮有机物)含量更多,可以促进Mg2+去溶剂化过程,进而提升Mo6S8||Mg全电池性能。

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AEM:通过调控溶剂化和界面化学构建高效的可充镁电池Mg(CF3SO3)2电解液

图5. Mo6S8||Mg全电池性能及CEI表征

         

【总结和展望】

本工作中,作者经过一系列筛选,将适量MOEA作为共溶剂添加到Mg(CF3SO3)2-G2电解液中。通过实验表征和计算模拟说明MOEA可以通过取代Mg2+溶剂化结构中的CF3SO3和G2,降低CIPs和软化溶剂化结构,首次阐述了电解液的氧化稳定性和CF3SO3的溶剂化密切相关。XPS分析证实MOEA分解产生的Mg3N2能够抑制CF3SO3的分解,导致在界面产生致密且包含较少无机物 (MgO、MgF2和MgSx)的SEI。在0.5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对称电池具备超过5000 h的超长稳定的循环寿命,非对称电池8200次循环后(≈11个月)的平均库仑效率为98.3%。即使在含有H2O、过量CF3SO3和PC溶剂等杂质的电解液中,仍能保持相对稳定。此外,Mo6S8||Mg全电池在该电解液中循环后形成的CEI可以改善Mg2+插层动力学,进一步验证了MOEA和Mg(CF3SO3)2的实用价值。本工作强调了镁盐和溶剂的配合策略以及阴阳离子溶剂化在RMB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Duo Zhang, Yaru Wang, Yang Yang, Yang Zhang, Yazhen Zhao, Ming Pan, Yukun Sun, Shaopeng Chen, Xiaoshuo Liu, Jiulin Wang, and Yanna NuLi*,Constructing Efficient Mg(CF3SO3)2 Electrolyte via Tailoring Solvation and Interface Chemistry for High-Performance Rechargeable Magnesium Batteries. Adv. Energy Mater. 2023.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301795

 

作者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AEM:通过调控溶剂化和界面化学构建高效的可充镁电池Mg(CF3SO3)2电解液

努丽燕娜,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2001-2003复旦大学材料系博士后,2007-2008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访问学者。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日本昭荣化学国际合作项目等,长期致力于高性能可充镁电池的研究,发表SCI论文190余篇,H-index 53。


相比锂电电极,钠电电极的产业化大规模制备难点与痛点在哪里?

2023-09-12

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AEM:通过调控溶剂化和界面化学构建高效的可充镁电池Mg(CF3SO3)2电解液

最新J. Power Sources:长循环6C快充锂离子电池的系统化设计

2023-09-12

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AEM:通过调控溶剂化和界面化学构建高效的可充镁电池Mg(CF3SO3)2电解液

北大潘锋/赵岩/杨卢奕团队EnSM:原位构建双保护层促进钴酸锂正极高压稳定循环

2023-09-12

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AEM:通过调控溶剂化和界面化学构建高效的可充镁电池Mg(CF3SO3)2电解液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蒲雄/胡卫国AFM:离子载体抑制锌电产氢并引导锌沉积

2023-09-12

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AEM:通过调控溶剂化和界面化学构建高效的可充镁电池Mg(CF3SO3)2电解液

中科大吴宇恩/周煌/徐索文/高晓平Nature Communications:细胞启发设计三维空间活性位点隔离的仿生级联催化系统

2023-09-12

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AEM:通过调控溶剂化和界面化学构建高效的可充镁电池Mg(CF3SO3)2电解液

浙江农林大学胡勇/浙江师范大学王海燕最新AEM综述:水系锌碘电池:从电化学到储能机理

2023-09-12

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AEM:通过调控溶剂化和界面化学构建高效的可充镁电池Mg(CF3SO3)2电解液

广西大学段青山博士Nano Energy:耐火的纤维素摩擦电材料

2023-09-12

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AEM:通过调控溶剂化和界面化学构建高效的可充镁电池Mg(CF3SO3)2电解液

郭洪教授AM:双功能COF构建协同界面促进硫转化和Li+动力学

2023-09-11

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AEM:通过调控溶剂化和界面化学构建高效的可充镁电池Mg(CF3SO3)2电解液

ACS Energy Letters:功能化磷纳米层设计改善石墨负极快充性能

2023-09-11

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AEM:通过调控溶剂化和界面化学构建高效的可充镁电池Mg(CF3SO3)2电解液

黄云辉、李巨、王超教授:Li-CNT薄膜用于锂离子电池精确接触预锂化

2023-09-11

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AEM:通过调控溶剂化和界面化学构建高效的可充镁电池Mg(CF3SO3)2电解液


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课题组AEM:通过调控溶剂化和界面化学构建高效的可充镁电池Mg(CF3SO3)2电解液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能源学人

本文由能源学人编辑发布整理,非特别说明为独家版权,转请注明出处:https://nyxr-home.com/145957.html

参考文献:
(0)
上一篇 2023年9月12日 下午12:13
下一篇 2023年9月15日 下午1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