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量密度碳/微米硅颗粒/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

微米Si颗粒(MSi)作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是极具吸引力的替代品。为了维持MSi基负极的结构完整性和电导率厦门大学杨勇教授等人提出通过球磨带有MSi的液体聚丙烯腈(PAN)和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然后加以热还原得到了新型的MSi/C/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负极材料MSi与带有RGO片的碳化PAN之间的协同作用可提供一个稳定的微架构,维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该材料在0.2A/g时,可逆容量高达1572mAh/g,且160次循环后没有容量损失。在2A/g时循环1000次后容量仍超过628mAh/g,远远超过现有的商业化石墨。

高能量密度碳/微米硅颗粒/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

图1.  a)MSi颗粒的SEM图;b)一个特定MSi颗粒的HRTEM图;c)MSi/C的表面SEM图;d)MSi/C的HRTEM图;e)MSi/C/RGO的表面SEM图;f)MSi/C/RGO的 TEM图

高能量密度碳/微米硅颗粒/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

图2.  a)在0.2A/g的倍率下,电压在0.005-2V,0.03-1.0V和0.06-1.0V之间,MSi/C半电池的脱锂容量;b)在0.2A/g的倍率下,电压在0.005-2V,0.005-2.5V和0.05-1.0V之间,MSi/C/RGO半电池的脱锂容量;c)在0.2A/g的倍率下,电压在0.05-1V之间,MSi/C/RGO半电池的脱锂容量;d)在0.2A/g的倍率下,电压在0.005-2.5V之间,MSi/C和MSi/C/RGO的前两次循环电压图;e)电压在2.8-4.0V之间,LiCoO2正极和MSi/C/RGO负极的全电池循环性能;f)电压在2.8-4.0V之间,LiCoO2正极和MSi/C/RGO负极的全电池循环电压图

Han X, Chen H, Zhang Z, et al. Carbon-coated Si micrometer particles binding to reduced graphene oxide for a stable high-capacity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6. DOI: 10.1039/c6ta07274g

 

本文由能源学人编辑zhangjunbo555发布整理,非特别说明为独家版权,转请注明出处:https://nyxr-home.com/13896.html

参考文献:
(0)
上一篇 2018年5月13日 下午4:58
下一篇 2018年5月13日 下午5: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