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在电池公司,电池出现问题,怎么办?
答:拆!拆!拆!拆开找原因!
不良极片附图
现象分析
1.电芯拆解过程中未发现壳体内有电解液滴出,且用手挤压电芯时电芯中没有电解液溢出趋势;
2.拆开卷芯时,极片界面干燥无明显电解液湿润现象,且负极片界面出现大量雪花状析锂,界面反应不均匀。
不良原因分析
1.一次注液少注,影响电极化成成膜(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致使后续分容全充电时,电极界面反应不均匀。电极成膜缺陷处由于锂离子嵌入快,而石墨的快速接收能力有限,致使界面锂离子堆积后与电子结合后堆积在电极表面呈现出雪花状析锂;
2.由于卷芯内无富余游离电解液,负极界面析出的锂又难以放电使不可逆容量变大,故而二分过程中卷芯内部的阻抗变大,致使电极极化变大,从而再次分容效果不明显。
整改建议
1.一次少注可在保证注液机注入量合格后,按照技术标准调节注液参数,且在下夹时严格要求员工对针孔残留电解液多的电芯进行二次返工补注;
2.该分容不良电芯可补注电解液经老化后直接放电至3.0V,搁置时间加长后再小电流充电;
3.化成后即时测电压:因电解液少的电芯化成后极化大,电位高,故能够通过及时测量电芯电压的办法挑选出不良电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