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近年来,锂金属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受到广泛关注。匹配高镍三元正极(比如NCM811)的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望达到500 Wh Kg−1,可有效缓解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然而,在传统电解液中,锂金属负极和NCM811正极的界面尚不稳定,这阻碍了NCM811-Li电池的实用化。更具挑战性的是,电池工作时会持续放热,促进了Li金属负极和NCM811正极与电解液的副反应,从而进一步破坏了界面稳定性,加速了电解液和电极活性物质的消耗,损耗了电池循环寿命。因此,提升NCM811-Li电池在高温下的界面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尽管已报道的各种针对电极材料的界面工程可以改善上述挑战,但更为根本的策略是提升电解液与电极材料(Li负极和NCM811正极)的热力学稳定性。醚类电解液比酯类电解液还原稳定性更佳,但是其易燃和氧化电位低的缺点使其难以应用在NCM811-Li电池体系。醚基高浓、氟化电解液可以有效提高电解液电压窗口、生成功能化的Li负极固态电解质界面层 (SEI) 和正极电解质界面层 (CEI)。但是这类电解液成本较高,并且会牺牲一部分物理性能(粘度和离子电导率)。此外,通过筛选无氟醚类溶剂和合理设计其分子结构,可以降低其与Li+的溶剂化能力,从而达到构建富阴离子溶剂化团簇和促进形成无机SEI和CEI成分的目的。但以上各种电解液在NCM811-Li电池中的高温性能依旧不理想(或未被研究)。
有鉴于此,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张标和朱叶团合作,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策略以稳定高温条件下NCM811-Li电池在醚类电解液的界面稳定性、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该成果以 “Stabilizing Interfaces in High-Temperature NCM811-Li Batteries via Tuning Terminal Alkyl Chains of Ether Solvents” 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ngew. Chem.。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博士后王志杰和博士生陈昌盛。
【核心要点】
基于乙二醇二甲醚 (EGDME, 亦简写为DME),乙二醇二乙醚 (EGDEE) 二醇二丁醚 (EGDBE),作者开发了一系列电解液,依此命名为EGDME-E,EGDEE-E, EGDBE-E。这三种醚的区别是末端烷基依此延长,分别为甲基、乙基、正丁基。利用这种设计,作者证明了:
(1) 三种醚基电解液的综合稳定性依此提升(TGA, DFT计算等),可以有效降低其与Li负极和NCM811正极的副反应(XPS, TOF-SIMS, STEM)。
(2) 三种电解液中,阴离子参与溶剂化结构的程度依此增强(Raman, NMR)。
(3) 得益于以上两点,形成的SEI和CEI更薄、更致密,无机组分的比例也依此提升(XPS, TOF-SIMS, STEM)。
(4) 高温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具体而言,60 ℃条件下Li-Cu电池的平均库伦效率提升到99.41% (1 mAh cm−2, 1 mAh cm−2), 优于现有已报道的数据。准实用化条件的NCM811-Li电池寿命也增长了4倍,库伦效率为99.77%,是目前报道的最佳水平之一。
【图文详情】
图1. 电解液设计思路和稳定电池界面的原理
图2. Li金属负极可逆性测试
图3. 锂金属负极界面性质表征
图4. NCM811-Li电池的性能测试
图5. NCM811正极表面成分和结构分析
图6. NCM811正极界面性质表征
Zhijie Wang, Changsheng Chen, Danni Wang, Ye Zhu, Biao Zhang. Stabilizing Interfaces in High-Temperature NCM811-Li Batteries via Tuning Terminal Alkyl Chains of Ether Solvents. Angew. Chem. Int. Ed., 2023, DOI:10.1002/anie.202303950
2023-05-17
2023-05-17
2023-05-17
2023-05-17
2023-05-17
2023-05-17
2023-05-17
2023-05-16
2023-05-16
2023-0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