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贺艳兵/深大黄妍斐/刘琛AEM: PVDF介电常数和构象调控同步促进锂盐解离和离子输运研究 liuqiwan • 2023年3月11日 上午4:45 • 锂离子电池 • 阅读 155 【研究背景】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olid-state polymer electrolytes, SPEs)可用来替换易燃易爆的液态电解质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稳定性。然而,大多数SPEs在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10-7 ~ 10-5 S/cm)和锂离子迁移数(tLi+, 0.2-0.4)较低,难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这是因为,聚合物基体介电常数较低,不能促进锂盐解离出大量自由离子;同时,锂离子(Li+)沿聚合物分子链传输时,其跃迁位点较无序,不能使离子发生高效传输。 为提高SPEs的室温离子电导率,首先应提高聚合物基体的锂盐解离能力。研究发现,SPEs中锂盐的解离是通过Li+与聚合物分子链上的极性基团发生配位作用发生的。提高聚合物介电常数可促进该作用,从而使锂盐解离程度增加。我们的前期工作(YF Huang, et al. Energy Environ. Sci. 2021, 14, 6021-6029)发现,选用具有弛豫铁电行为的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TrFE-CTFE),其较PVDF更高的介电常数(30~70 vs. 10)可使锂盐解离为大量游离Li+和阴离子。因此,选用P(VDF-TrFE-CTFE)做SPEs基体可带来较高的锂盐解离能力。 除锂盐解离,提高SPEs室温离子电导率,还需同步提升聚合物对Li+的传输能力。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VDF电解质中残留的DMF溶剂会与Li+络和,形成[Li(DMF)x]+。Li+沿PVDF分子链的传输是通过[Li(DMF)x]+与PVDF链上的F原子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基于此,F原子在PVDF分子链上的空间排列(即分子链构象)将影响[Li(DMF)x]+的传输路径,从而可能对离子传输效率产生重大影响。对于PVDF或P(VDF-TrFE-CTFE),其分子链构象主要是顺反交替(TGTG’)和T3GT3G’构象,其中的F原子位于碳链两侧。当离子从一个F原子位点跃迁至另一个时,离子传输路径将较为扭曲和无序,如图1a和1b所示,这显然不利于离子的高效输运。与TGTG’和T3GT3G’构象不同,全反式(TTTT)构象中所有的F原子都位于碳链的一侧,这可能会形成连通的电负性通道,为离子的跳跃提供高速通路。然而,受加工方法所限,基于PVDF或P(VDF-TrFE-CTFE)的SPEs很难呈现出大量的TTTT构象。 图1. 锂盐解离和离子传输模型图。 【成果介绍】 本工作中,作者创新性地将纯TTTT构象的P(VDF-TrFE)无规共聚物(CoP)引入高介电常数的P(VDF-TrFE-CTFE)三元共聚物(TerP)中,以调控TerP的结晶行为,从而使TGTG’和T3GT3G’构象向TTTT构象转变。所制备的TerP/CoP(TC)复合电解质不仅具备较高的介电常数(~33),还呈现出大量TTTT构象。高介电常数增加了-CH2CH2基团极性,使基团一端产生强电负性,从而吸引Li+使其从锂盐中发生解离。TTTT构象为离子的跃迁提供了高速通路,从而促进了离子的输运,如图1c所示。结果表明,在室温下,TC SPE显示出较高的离子电导率(2.37 × 10-4 S/cm)和tLi+(0.61)。基于TC SPE的锂锂对称电池可在室温下稳定循环超半年(>4500小时),高电压LiNi0.8Co0.1Mn0.1O2 (NCM811)锂金属电池在1C和2C的倍率下可分别稳定地循环1000和600次。这项工作提出了一种通过介电常数和构象调控来制备高性能SPE的新思路。 【图文导读】 红外测试发现,PVDF SPE为TGTG’和T3GT3G’的混合构象,TerP SPE为TGTG’、T3GT3G’和TTTT的混合构象,TC SPE为TTTT构象 (图2a)。介电测试表明,TC的介电常数从PVDF的~10大幅提升至~33 (图2b)。高介电常数和TTTT构象可分别促进锂盐解离和离子输运,从而使TC SPE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从PVDF SPE的9.70 × 10-5 S/cm大幅提升至2.37 × 10-4 S/cm(图2c)。同时,TC SPE的tLi+从PVDF的0.29提高至0.61(图2d)。将SPEs组装成电池并测试其长循环性能发现,基于TC SPE的锂锂对称电池,可在室温下稳定循环超4500小时,远高于PVDF SPE的约500小时和TerP SPE的约1200小时(图2e)。此外,NCM811/TC SPE/Li电池可在室温和1C倍率下稳定循环1000圈,其500圈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7.8%,而基于PVDF SPE的NCM811/Li电池呈现出剧烈的容量衰减,其循环200圈后的容量保持率仅为16.7%(图2f和2g)。 图2. TC, CoP, TerP, TC的(a)红外测试和(b)介电常数结果;TC SPE, TerP SPE和PVDF SPE的(c)离子电导率、(d)锂离子迁移数、(c)锂锂对称电池和(f, g)NCM811/Li电池循环性能。 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 (Adv. Energy Mater.2023, 2203888)。论文的第一作者及第一通讯作者为深圳大学助理教授黄妍斐,共同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贺艳兵长聘副教授和深圳大学刘琛副教授。论文作者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的支持。 Yan-Fei Huang, Jian-Ping Zeng, Shuang-Feng Li, Chen Dai, Jun-Feng Liu, Chen Liu, Yan-Bing He, Conformational Regulation of Dielectric Poly(Vinylidene Fluoride)-Based Solid-State Electrolytes for Efficient Lithium Salt Dissociation and Lithium-Ion Transportation,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3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203888 博后招聘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招聘博士后2~3人。 招聘方向:聚合物电解质;介电、铁电和压电材料;聚合物加工与结构调控。 应聘条件:年龄不超过35岁,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具有高分子和电化学等相关学科背景。 聘期待遇:综合年薪33.8万元(含深圳市博后补贴18万元/年,免税) + “荔新奖励计划”4.8万元/年。 出站待遇:优秀博士后可申请转为教师岗位;30万留深补助。 欢迎感兴趣博士发邮件至: yanfeihuang@szu.edu.cn 清华大学康飞宇&贺艳兵,大连化物所钟贵明等Nature Nanotechnology导电介电耦合复合固态电解质实现高离子电导率! 2023-03-10 北大Nat. Materials:具有高介电常数的单晶范德瓦尔斯层状电介质 2023-03-10 清华大学何向明&宁德时代吴凯 EEM:补锂技术提升电池寿命:综述 2023-03-10 深圳大学张培新&马定涛AEM: 互补界面效应实现液态/固态电解质体系中的快速动力学与超稳定锌金属阳极设计 2023-03-10 非外延电沉积制备织构取向的锌金属负极 2023-03-10 重庆大学张永志教授团队:抑制电池老化的电动汽车最优速度轨迹控制策略研究 2023-03-10 [NCM综述]吴小文/刘洪波/康飞宇:用于热管理、电池电极和核工业的天然石墨研发新进展 2023-03-10 许武教授Angew.:系统研究局部高浓电解液溶剂和添加剂选择规则! 2023-03-09 清华大学何向明/徐宏&北科薛文东AEM | 全固态锂电池阴极中稳定离子通道的挑战 2023-03-09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醚类电解液与锂离子电池中的石墨负极 2023-03-09 本文由能源学人编辑liuqiwan发布整理,非特别说明为独家版权,转请注明出处:https://nyxr-home.com/116647.html。参考文献: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PVDF刘琛贺艳兵黄妍斐 赞 (0) liuqiwan管理员 0 0 生成海报 清华大学康飞宇&贺艳兵,大连化物所钟贵明等Nature Nanotechnology导电介电耦合复合固态电解质实现高离子电导率! 上一篇 2023年3月9日 下午11:26 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宋波教授团队诚聘电催化、电池方向博士后 下一篇 2023年3月12日 上午5:16 相关推荐 最新Angew.:增强拉曼光谱&电化学显微镜揭示硅电极SEI形成动力学 第一作者:Daniel Martín-Yerga 通讯作者:Laurence J. Hardwick, Patrick R. Unwin 通讯单位:英国华威大学,利物浦大学 与石墨… liuqiwan 2022年6月16日 • 锂离子电池 高结晶度C60纳米颗粒中的异常高锂储存,容量是石墨的两倍! 【研究背景】 Li+离子嵌入到纯面心立方(fcc)的C60结构中,而不是吸附在单个C60分子上。这阻碍了锂离子电池中锂离子在C60结构中的大量储存,最终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应用。然而… liuqiwan 2021年9月18日 • 锂离子电池 ACS Energy Letters:控制颗粒微应变,高镍HS-NCMA90正极,15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84.7%! 【背景介绍】 高镍材料,Li- [NixCoy(Mn或Al)1-x-y] O2(x> 0.9)(NCM或NCA)由于其高可逆容量、钴含量低、材料成本也相对较低而成为极… liuqiwan 2020年12月28日 • 锂离子电池 郭玉国AM:首效95.1%,用于软包能量密度增加2~4%!可转换的无定型碳酸锂提升高镍正极空气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 为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工作进展,提高人们对清洁能源的利用率,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朝着更高能量密度方向发展。高镍正极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的特点;发展高镍正极材料能有效推动下一… liuqiwan 2022年1月11日 • 锂离子电池